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度一山房

关注设计,关注生活,关注艺术家居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《三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6  

2011-10-23 15:33:03|  分类: ●心经三注及13个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《三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 - 一 真 - 一真精舍

楷云:无六尘。

深云:六根已清,六尘自清。

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

忠云:此名十八界。经略举眼界,即诸界可知。因六根生六尘,因六尘生六识,为三六十八,故名十八界。流出分别,各各不同,名之为界。从无量劫,妄计造业,随逐色声,不觉、不知,随念流转,不悟众生性元无异。但能想念不生,尘根识心应时消落。故名为“乃至无意识界”。

楷云:无十八界。到此,凡夫法尽入圣位。

深云: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为十八界。以隔碍为义,已了诸法本空,又岂有眼界。眼界已空,余界可知也。

无无明

忠云:迷人执有五蕴、十八界,障覆本性,不睹光明,故名“无明”。性达本心,根尘本空,意识无用,有何障碍?故名“无无明”。

深云:谓无真知之明,故曰“无明”。今斯照彻万法,一如灵光现前,明明不昧,安有无明,故曰“无无明”。

亦无无明尽

忠云:尘境是有,即有可尽,本来是无,将何可尽?

深云:此句重释上句也。无明体,本来无有,为贪深故,因妄侣有。恐凡夫疑,圣人便而后无,殊不知无明本来自无,岂有无明可尽?故曰“亦无无明尽”。

乃至无老死

忠云:从无明至老死,并是十二因缘。今但举一缘,以用例诸。无明若是有,老死即不虚。无明从来无,故云“无老死”也。

亦无老死尽

忠云:尽者,灭也。十二因缘若生,即有生死可尽。因缘本无生,即“无老死尽”。

楷云:“无无明,乃至亦无老死尽”者,无缘觉法。

深云:“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”者,从“无明”至“老死”,谓之十二因缘[1]生法也。何名无明?为暗心无知。如人夜行嚝野,失于正道,故云“无明”。贪染世法,故名为“行”。虚妄知见,故名曰“识”。识神入胎,向受生处与不净合,故名“名色”。现阴成根,通识去来,故名“六入”。根尘相对,故曰“触”。法作违顺,爱恶事成,故曰“受”。于顺情中,生于贪染,故云“爱”。爱之不舍,故名曰“取”。取已属身,成有漏业,故名为“有”。有业已定,感后果报,故名为“生”。生命不住,故名为“老死”。 



[1] 〖十二因缘〗又名十二有支,或十二缘起,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。十二因缘是:(无明)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、(行)造作诸业、(识)业识投胎、(名色)但有胎形六根未具、(六入)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、(触)出胎与外境接触、(受)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、(爱)对境生爱欲、(取)追求造作、(有)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、(生)再受未来五蕴身、(老死)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。以上十二支,包括三世起惑、造业、受生等一切因果,周而复始,至于无穷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