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度一山房

关注设计,关注生活,关注艺术家居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《设计的觉醒》田中一光.读后感+书摘  

2011-09-29 17:14:59|  分类: □设计 理论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“设计的觉醒过程,就是设计师在日常中对生活认知不断觉醒的过程,这意味着司空见惯的东西里也有大量值得我们去再发现的未知部分,‘觉醒’是设计应该扮演的重要角色,《设计的觉醒》试图提供的就是接近设计觉醒的入口。”

——朱锷 《设计的觉醒》序


《设计的觉醒》田中一光.读后感+书摘 - 香子行香 - 致格設計  ZGID STUDIO

 

 

 

今天读完了田中一光先生的这本文集。

书中的文章都不长,路上床前顺手翻开一页就能开始读。回想起曾经在北京的地铁里和荷兰的火车上,本来是浮躁的环境,让人很难随意就扎进书里,却能多次片刻间被文中寥寥数语“秒杀”,特别受感动。要是能这么入了梦乡,延长这感动的时间,那真是件美事儿!我有一边看书一边划的习惯。这本恐怕是被我划的最花的一本了。即便如此,合上末页,觉得只领会了表层,意犹未尽。真想马上再重温一遍!

大多数介绍设计作品的书或文字,都采取直线式的介绍方式。某位设计师,a,b,c,d一步步走下来,然后有了最后的设计作品。但凡写过简短的作品介绍的人都清楚,这种介绍方式,看似是条理清晰,符合逻辑的,当然这也是由于各种(潜在)甲方的限制,却不一定能反映出设计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,以及过程中的随机性。不过,我以前所接触的各种书、杂志,大多是这样了。(恐怕是主题需要集中的缘故,而文集的主题可以相应的散开来。)也曾感叹过,其实它们并没有展示出,或教给我真实的思考和设计过程。因为我只看到那只结成的苹果,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干,以及部分根茎等。但是看不清整棵供给养分的大树,更不知土壤、大气等环境。

之前对田中先生的作品,也只是肤浅的知道那些特征鲜明的几何形。但这本书为我展示了其后的大树。正所谓“未知的已知”。先生回想着他从小观看歌舞伎的日子,借品茶、品尝料理、介绍他认为是“日本设计之源”的琳派绘画等娓娓道来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学和其与西方美学的异同。(这让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游!)文中多次探讨西学东渐对日本战后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,以及国际化背景下日本设计何以体现独特的日本文化。这对国内当前的设计行业发展状况也很有借鉴价值。其中很多问题和想法,也常浮现在自己头脑里。读时觉得自己很被理解,时而又豁然开朗。先生生活体验与设计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羡慕。“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。”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读完一段一抬头,觉得眼睛似乎变亮了,耳朵也更灵了,感官放大,头脑也自由起来,好像事物若隐若现的关联马上就可以一一呈现在面前。而一处意外的关联往往会成就一个设计灵感。只是,这感觉转眼即逝了。

田中先生文笔朴实细腻,字里行间透着令人陶醉的淡淡香气。(朱锷也功不可没阿!)我想他肯定是个“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”,肯定也是个从不停止思考的可爱工作狂老头子。仿佛我能看到他每天站在街头的人流中,冲着某处街景出神的样子。

总之这是本很叫人享受的书。下面摘抄几段我划过的段落,和大家分享。

 

-我的二十一世纪(1993)

人就是有这种天性,在痛苦的时候,会想着或许明天一切就会好起来,而在幸福的时候又会隐隐不安于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。

在古代的日本,有一种叫做“空寂”的美学。破损的茶碗被用金色的漆修补,而漆本身的美渗入到茶碗中。这种以破损后修补而成的茶碗为自豪的观念,蕴含着至深的哲理。所谓世界只有物质是无法成立的,显示的或许就是这种强烈对比中的自豪。

我认为,思考受伤地球的再生,重新认识非西欧文明,脱离整齐划一的欧陆风格,控制对舒适的过度追求,减少华而不实的国际交流,弥合由认知不同而产生的思想冲突,找回对非光滑闪亮之物品的审美等,这些都是二十一世纪设计的最大课题。

 

-一个人的创想之旅(1987)

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。观察世界,观察人类,观察文化。

只是,这样的旅行一定要一人独自完成,万万不可结成团队。因为如果不是一个人行走,是吸收不到有助于设计的养分的。而越是单独行动,才越有机会更多地和人和物接触。

说到三角形,森英惠的蝴蝶形标志上也有三角形的翅膀。这个标志是1987年森英惠大厦竣工典礼的象征,是我为其海报和内部指示所做的设计。蝴蝶是象征森英惠的重要主题。

那个时期的我,正着手于康定斯基的海报,便想到“如果是康定斯基,他会怎样处理蝴蝶?”于是我尝试将蝴蝶的曲线用直线去描绘。虽然把森英惠和康定斯基联系在一起实在没有一点理由,但康定斯基确实给了我意外的启示。

再如,我曾在为书籍做装帧设计而毫无头绪时,转而在展示设计的工作中得到了装帧的灵感。我也曾在阅读音乐评论时,试着将“音乐”二字替换成“设计”,从而发现全文即变成了对设计的评论,由此得到新鲜的感触。

我的手边常会同时进行各种流派风格完全不同的工作,从柔软到硬实的都有。各式各样的工作一起品尝起来,渐渐就不分彼此,每项工作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淡。因此,原本毫无关系的A工作和B工作,有时候会意外地发生有趣的联系。蝴蝶与康定斯基的关系就类似于此吧。

越高水准的设计师,就越丰富地在脑中积累着这样的创想启示。

 

-设计与日本文化(1987.10.20)

只要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有着认真的思考,那么即使是做行政或是商务工作的人,也会具有与时代同行的设计感受。而如果在社会和生活中适当发挥出这种感受,就会增添生活的设计感并形成高度的文化。

...例如每到秋天,日本人就会推出一些以“吹叶”[译者注:“吹叶”用在料理上是指将不同颜色和口味的食材融合在一起的什锦拼盘]为名的料理和点心。它描绘了这个季节落叶纷飞、蘑菇长成、果实滚落,以及落叶被秋风吹到一起时的独特美感。这一幕在西洋人的眼中也许只是一堆无用的垃圾,而日本人却把这些看似不得不扫掉的枯叶比作栗子、银杏和蘑菇,美不胜收地放在盘中。这种美感意识并非来自大陆型文化,它是日本人所独有的。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再认识这种典雅的美感。

如果今后日本在经济上更加富裕,文化也可以逐渐被世界认识的话,那么什么才是日本可以向世界传达的?这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。我想我们不该忽视了明治以后的现代主义,而应当更加珍惜它。比如在国外介绍日本的时候,总是禅学、茶道、花道、歌舞伎或能乐这一类的东西,而之后却突然变成汽车、电视、电脑等内容的话,会让人感觉日本像是个神秘的国家,就是因为少了中间的部分。

 

-爵士乐与色彩(1971.8)

音乐的美也是不稳定而容易消逝的。听觉的感动最终化作了一种虚幻的记忆而铭刻在我们脑海中。这一点也和色彩十分相似。

在演奏会上深深震撼了我们的音乐,一旦被刻录到无机的黑胶唱盘上,那种感动的情绪就好像打了折扣一般平淡了。颜色久了会褪却,唱片久了会磨损,这些只是微妙的物理现象。然而颜色的隐匿、音乐的流逝还会因为观众和听众这方的不同而出现变化。所以我觉得,真正的美无法被分析和管理所保存,而只能永远存在于幻想中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2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