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度一山房

关注设计,关注生活,关注艺术家居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金刚经解义114  

2011-11-01 19:14:36|  分类: ●金刚经解义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○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

须菩提。汝若作是念。如来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[1]须菩提。莫作是念。如来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汝若作是念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。说诸法断灭相。莫作是念。何以故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。于法不说断灭相。[2]

须菩提闻说真身离相,便谓不修[3]三十二净行,而得菩提。佛语须菩提:“莫言如来不修三十二净行而得菩提。汝若言不修三十二净行得阿耨菩提者,即是断佛种性[4]。无有是处。”


[1] 僧肇《金刚经注》:“不偏在色声,故向言非。非不身相,故复言是之也。”

[2] 僧肇《金刚经注》:“相尽寂灭故不有,道王十方非谓无。应毕而谢则不常,感至随现故不断。体合中道,轨物之式也,而限之一方,岂不谬哉。”

[3] 〖不修〗《大毗婆沙论》三十二卷云:“问:‘何故择灭亦名不修习?’答:‘不在相续故。若在相续,数数现前,渐渐增进,名可修习。涅槃不尔,故亦名不修习。’问:‘若尔,颂说当云何通?乔答摩树下,静虑不放逸,不久履道迹,涅槃在心中。’答:‘以涅槃得,依心起故,名在心中。非谓涅槃有修习义。’”

[4] 〖种性〗梵语gotra,又作种姓。此词原义有“宝山”(埋藏有珍宝之山),及血统、家族等义。印度自古即有种性制度,将人分成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、首陀罗等四种阶级,在此一社会意义下,种性即为社会身份的象征。有先天具足不变者,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,前者称为本性住种性,略称性种性,后者称为习所成种性,略称习种性。说一切有部等部派不认为众生具有先天之性得佛性,故仅说后者;大乘唯识宗则承认五姓有先天上之区别,故说性种性,此外亦说习种性,此乃属于护法之学派。换言之,种性究属先天或后天,在唯识十大论师中已有异说。据《成唯识论》卷二载,由于对种子之见解有所差异,护月主张“本有性种性”(先天),难陀主张“新熏习种性”(后天),护法则对以上两者皆表认同。唯识宗大抵采用护法之说,天台宗、华严宗等则主张一切众生本具佛性。唯识宗复承认三乘有种性,可分为二种性,即至得三乘果之有种性(有性)与完全无法脱离迷界之无种性(无性),并从中再细分五姓之区别,允许“无性有情”之存在。有时亦转用种性之意义,以表示菩萨修行之阶位。如《仁王般若经》卷上立三种性之说,即习种性、性种性、道种性,依序可配于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信心、十住心与十坚心。又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卷上立有习种性、性种性、道种性、圣种性、等觉性、妙觉性等六种性,依序可配于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等阶位;其中除妙觉性,其余五项并称五种性。此外,《大集经》卷八等亦列举十种性,即:(一)凡夫性。 (二)信行性,听闻善知识之教,而如是信受奉行之三贤位。(三)法行性,信奉佛说及善知识之教而修行之四善根位。(四)八忍性,即具有八忍七智之见道位。(五)须陀洹性。(六)斯陀含性。(七)阿那含性。(八)阿罗汉性。(九)辟支佛性。(十)佛种性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3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